第六届紫荆花诗歌奖征稿启事
主题:共生与和谐
回溯诗路,共启新章
紫荆花诗歌奖自2020年创立以来,始终以诗心回应时代脉搏:
2020首届: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(以诗聚力,共克时艰)
2021第二届:诗与远方(在困顿中追寻精神的栖居)
2022第三届:和平与安宁(呼唤动荡世界中的心灵净土)
2023第四届:后疫情时代诗与远方(探索复苏与重建中的诗意)
2024第五届:人工智能时代的诗情与心灵(在科技洪流中守护人文温度)
而今,我们诚邀全球诗人,共同谱写第六届的主题篇章——「共生与和谐」。
主题阐释:在动荡世界呼唤共生的智慧与和谐的光芒
当战乱与冲突的阴霾笼罩大地,给无数家园与国家带来深重创伤,给地球蒙上硝烟的尘垢,人类内心深处对和平共处、繁荣安宁的渴望从未熄灭。个体幸福与社会稳定,植根于家国共荣;全球文明的延续与发展,有赖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合作。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,诗歌,以其独特的语言力量,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传递和解的暖意,点亮和谐的希望。
「共生」,是相互依存、彼此滋养的智慧。它关乎:
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(山川草木,星辰大海)
不同民族与文明间的真诚对话与互鉴
家庭和睦与国家昌盛的紧密相连
国与国之间基于和平的协作共赢
「和谐」,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。它承载着:
社会的安定有序
文化的交融互鉴
个体与群体的心灵宁静与内在平衡
“共生与和谐”的主题,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回应,更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诗意展望。它为我们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创作空间:
您可描绘自然万物相生共荣的壮美画卷;
可抒写不同民族、国家、文明间理解与包容的动人篇章;
可深情呼唤和平的鸽哨与安宁的灯火;
可展现文化共鸣的深邃与心灵契合的温暖;
可探寻在差异与冲突中,如何跨越藩篱,找到共生共存的智慧路径。
让我们以诗为媒,以心为笔,共同探寻在诗意的星空下,点亮人类希望的和谐之光!
征稿细则:
1. 作品要求:
紧扣“共生与和谐”主题,立意深远,情感真挚,具有艺术感染力。
体裁:现代诗、散文诗、古体诗。现代诗单首不超过50行,组诗不超过150行;散文诗单篇不超过800字。
作品须为原创且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(含网络平台)发表过。严禁抄袭、剽窃,文责自负。
2. 投稿方式:
请将作品以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送至官方邮箱:
邮件主题请注明:“第六届紫荆花诗歌奖投稿 + 作者姓名”
文档内请包含以下信息:
作品标题+作者真实姓名+笔名(如有)+国籍+有效联系地址(国家、城市)+联系电话+电子邮箱+微信号+作者简介(100字以内)
每位作者限投1首(篇)作品。
3. 注意事项:
投稿作品内容应积极向上,弘扬真善美,传递正能量。避免涉及敏感政治议题或具有明显地域攻击性、煽动性的内容。
组委会拥有获奖作品的结集出版、宣传推广等使用权(不排斥作者将作品投往他处),作者享有署名权。
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。
4. 截稿日期:
2025年12月30日(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)
5. 奖项设置:
年度华语诗坛贡献奖(5名 奖励为华语诗歌做出贡献者)
一等奖(3名)
二等奖(5名)
三等奖(10名)
优秀奖(若干)
6. 评选机制:
所有来稿经由评委会初审,入围作品将在《中华时报》《中华新闻网》等主流媒体专题刊登。
大赛将邀请各地方著名诗人、学者、评论家组成权威评审委员会,秉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进行匿名评选及提名5位诗坛贡献奖获得者。评选结果将在《中华时报》官方网站及合作媒体公布,结集出版。
7. 后续活动:
拟举办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朗诵会、研讨会等活动(视具体情况而定)。
主办单位:
紫荆花诗歌奖组委会
中华时报传媒集团
承办单位:
香港艺术研究院
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
中华时报(香港)
协办单位:
世界华人流行音乐联合会
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联合会
台湾全球新闻网
蓝雀新传媒(台湾)
新加坡作家协会
新加坡文艺协会
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
中华新闻通讯社(中华新闻网)
上海洵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上海六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支持单位:
中时新数字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
中时鑫数字(武汉)科技有限公司
中山华闻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方式:189 0307 2514
官方网站:www.chinatimes.com.hk
咨询、投稿邮箱:ctnhk06@163.com
官方微信公众号:ctnhk03
期待全球诗人的精彩诗篇,共同奏响“共生与和谐”的时代强音!
第六届紫荆花诗歌奖组委会
主席:曾晓辉
2025年10月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