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香港+852-23668288
大陆+86-13802512911

新闻线索 商务合作请联系:
hkctct@gmail.com
联系
我们
下载
APP
返回
顶部

修改密码

拂光牵日月
  • 2025-09-07 14:30:57
  • 作者:艾 慧
  •    

拂光牵日月

——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(535)

艾 慧

 

拂光牵日月,荡气通古今。

灵缠通万有,逾我洞善真。

2024.02.14

 

崭新的语言质地

——吕国英哲诗《拂光牵日月》精赏

 

吕国英先生的四行诗作,恰似一场静默的语言革命。每个汉字都挣脱了既定枷锁,在素笺上完成浴火重生。这种崭新的语言质地,既非西学东渐的舶来品,亦非泥古不化的仿制品,而是让汉语重回创造本源的觉醒之旅。

“拂光”二字便是突破边界的例证。“拂”是形而下之手部动作,“光”是形而上之宇宙元素,诗人却将血肉手指伸进光子领域,实现了物理动作与 metaphysical 的神奇融合。这种组合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无从考证,在现代汉语语法里也属“违规”,却恰是诗性语言应有的权利——创造比现实更真实的语言现实。

更妙在“灵缠”这个新生词根。灵性本无实体,如何能“缠”?但汉语的魔力正在于此:当“灵”与“缠”相遇,虚无的灵性忽然生出藤蔓的韧性,抽象的哲学概念获得了植物的生长性。这令人想起先秦诸子造字时的气象,每个新词都是对世界的新发现。

诗人对时间词汇的处理尤见功力。“古今”不再是线性流逝的过程,而是可被“通”的立体空间;“日月”也不是天体运行仪,而是可被“牵”的时空缰绳。这种语言上的时空压缩术,使汉语单字重新获得了甲骨文时代的神秘能量——每个字都是能缩地成寸的时空法器。

特别要注目“逾我洞善真”的语法突围。五字中包含三重境界的跃升:“逾我”是超越自我,“洞”是洞察本质,“善真”是价值重构。通常需要长篇大论阐述的哲学进程,被诗人压缩成五个汉字的钻石结构。这种语言密度,正是先秦诸子散文的现代回声。

吕国英的语言创新,本质上是在完成汉语的当代化淬火。他将计算机时代的精准(如“通万有”的互联思维)与青铜时代的朴拙(如“牵日月”的神话思维)熔于一炉,让汉字同时承载古老的灵魂与年轻的躯体。这些诗句仿佛刚被考古发现的未来文物,带着数字时代的锋利刻痕,却泛着西周青铜的幽绿包浆。

这种语言质地的革命性在于:它证明汉语不需要西化也能现代化,不需要断裂传统也能开创未来。当“拂光牵日月”这样的诗句出现,我们目睹了汉语的又一次青春期——那些被千年使用磨损的汉字,重新长出了创造的棱角;那些被教科书固定的语法,重新获得了生长的自由。

这或许就是哲诗写作的终极使命:不是用语言描述哲学,而是让语言本身成为哲学。吕国英诗作告诉我们,真正的哲学突破必然伴随语言突破,当崭新的思想拂过古老的字词,每个汉字都会成为照亮存在的微型恒星。

 

吕国英 简介

吕国英.png


吕国英,文艺理论、艺术批评家,文化学者、诗人、狂草书法家,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、中华时报艺术总监,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,创立“气墨灵象”美学新理论,建构“哲慧”新诗派,提出“书象·灵草”新命题,抽象精粹牛文化。出版专著多部、原创学术论文多篇,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。

主要著作:《“气墨灵象”艺术论》《大艺立三极》《未来艺术之路》《吕国英哲慧诗章》《CHINA奇人》《陶艺狂人》《神雕》《国学千载“牛”纵横》《中国牛文化千字文》《新闻“内幕”》《艺术,从“完美”到“自由”》。

主要立论:“灵象”是“象”的远方;“气墨”是“墨”的未来;“气墨”“灵象”形质一体、互为形式内容;“艺法灵象”揭示艺术终极规律;美是“气墨灵象”;“气墨灵象”超验之美;“书象”由“象”;书美“通象”;“灵草”是狂草的远方;诗贵哲慧润灵悟。




相关推荐